教师家访心得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7-01-15 点击数:
作者:张蕙兰 心与心的交流
每种色彩都应该盛开,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未来。
——题记
迎着风,踏着轻快的步伐,和着孩子们欢快的歌声,走在学生的家中与家长孩子一同交流。别样的激动,期待着和每个孩子的零距离交流,期待着和家长们一起探讨孩子的未来。转眼之间,来平湖实验学校已经一个学期了,经过前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已经对每个孩子的行为习性,性格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通过自身的努力,家长们也了解了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开展了第二阶段的工作-—家访。我们的家访主要是针对家长,通过与家长的交流进一步孩子的成长和受教育环境,了解家长们眼里的西部教育。与其同时,针对每个孩子,向家长们提出家庭教育方面的建议,让孩子们朝着一个好的方向发展,使孩子们的未来更加明朗。
在我的印象里,每个母亲对自己的孩子的期望多是很高的,说到动情处都会潸然泪下,都会特别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每位家长都会希望孩子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一阵寒暄之后,我们便步入正题,开始探讨孩子的教育,这时的气氛就明显不如前面了。经过我的观察,家长们大致有两类,一类是家庭条件较好,可以负担起孩子的读书开销,而且会为孩子们作出额外投资的;还有一类是家庭条件较差,心里想着孩子的未来却是没有办法付出太多,对于这次的课外读物,孩子们有的以很快的速度买齐了,但部分家庭条件较较为差的就只买了一部分。为此,我们几个老师一同跟家长们沟通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
例如:我们是带着满意的微笑向黎思诚的家走去,她家的条件不错,她和哥哥生活在一起,可能是由于太过富裕吧,爸爸好像对妹妹并没有怎么照顾和关心,在学习方面更是任由其发展。不过值得欣慰的是,孩子成绩还算不错。针对此问题,我们向其爸爸提了建议,希望对他的教育可以有所改观。然后,我们来到了缪小涵的家里,这一家非常的热情,早早就准备好了迎接我们的水果、茶点。这个孩子比较特殊,理解能力比较薄弱、咬字不清等。后知悉是该孩子有一定的语言障碍。我对此对小涵家长提了几点建议:一是多听,二是多读,三是听读结合。她们这一家做的比较好的是把我精心安排的读书会书目都配备完全了,懂得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对此,我甚是感激。为了不让孩子家长失望,在后续我还做了相应的跟进工作。
家访工作促进我的成长,增进了学生及家长之间的感情。以上是我的家访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