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力促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7-01-15 点击数:
作者:肖金石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家庭的希望。走进一个家庭,就是走近了学生生活的空间,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这次家访,事先,我就根据孩子平时的表现,以及比较特殊家庭的孩子,确定了10个孩子作为家访的对象。比如班级有位女孩听力有障碍,她是我们重点关注的对象;又如平常学习态度马虎活泼好动的男孩子,帮助他们改善学习状况是我们开展家访活动的初衷和目的。通过家访,我体会最深有两个方面:
一、一个个立体的学生。走访10个家庭,换了一种环境,我发现大部分孩子还是挺独立的,而且懂事有礼貌。部分孩子父母因工作原因,平常都把孩子放在午托晚托,孩子回家是自己做作业,没有父母的监督的。从这点来看,我觉得跟我在学校看到的回家作业完成是相符的,因为没人监督,他们或边看电视边做作业,或边吃东西边做作业,这样的作业,可能很难要求做得认真,又错误少。由此我想到,在学校里,我可能要特别加强训练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培养,尤其是培养孩子独立、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让孩子们在家也能独立认真完成回家作业。同时结合孩子们作业完成的情况,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善于发现每位孩子作业完成中的优点,对于极小的进步也要表扬,因为他们是自己独立完成的,激发积极性。
由此我对学生会多了一份的理解,多一份的关怀,学生变得更加立体。同时我也会要求家长不管工作多忙,都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关注,保持沟通与交流,不要错过当父母的有效期,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二、给孩子培养一个有益终身的兴趣爱好。现在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但是更加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因此,与家长达成一个共识就是在学习之余要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开拓孩子的眼界,锻炼孩子的能力。由此,我在想,结合深圳市提倡的学生八大素养,在学校里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利用体育课、品德课、综合实践课等,带孩子们做一些简单的可以独立在家也能做的游戏、事情,如打篮球、踢足球、做手工、画画、看课外书等,并举行相应的活动,如讲故事比赛、做纸工比赛等,教给他们在自己的业余时间里,可以做哪些事。通过这样有趣的活动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成为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的人。
总之,家访也给我自己上了一课。一个孩子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深深体会父母对孩子的关心关注,意识到家校合作的意义重大。作为班主任,为了教育孩子更好地成长,我们应该通过家访等途径,了解学生、了解家长,也在家访中能通过交流影响、教育家长,让自己的教学工作更具有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