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读书笔记(郑璐瑶)
作者:肖梅兰 时间:2016-09-07 点击数:
近日,阅读吴非先生《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一书,如沐春风,思想接受了一场淋漓畅快的洗礼。吴非老师用简单的事例,朴素实的语言,告诉我们很多平时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具体感悟。
一.谨言慎行,身正为范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的课堂每天都在继续,一节课又一节课,一年又一年,像农夫在地里耕作,平常极了。但是,这看似平常的每一节课,却关系到孩子们的未来。不仅仅是教授内容,往往课堂上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影响。以我自身为例子,一直以来我都不敢在大型会议上主动发表自己的想法,这跟我小学时代的经历离不开关系。当年我在村立小学上学,任教的老师为了养家糊口大多身兼数职,在教育教学上显得尤为随意。四年级的时候,我终于遇到一个负责的班主任,但是他十分严厉。不可否认,当年他确实对我们是“责之深、爱之切”,但是多年后每次回忆他的课堂,我都心有余悸。在他的课堂上,只要回答错一个问题或说错一句话,就会被大声呵斥,继而罚站,有时手掌还会挨板子。记得有次有个女同学,大胆举手发言,但是结果是错的,老师当即痛骂她,似乎是“你有没有脑,有没有带眼睛,答案就在这,看到没”,那节课剩下的时间那女同学站在座位上不停流泪。那时的我一面同情她,一面告诉自己,千万别回答问题,也祈祷着老师千万别点我名。有时我也会回答问题,但都是被指名回答的,有答对的时候,也有答错的,后果很严重。久而久之,我害怕,同班的同学也是心照不宣,不敢随意发言。这个“恶习”像噩梦一样,一直缠绕至今。我一直很羡慕在书中、报纸、电视上看到的一些人分享感激自己在读书生涯中能遇到改变自己的恩师,有时会问自己:为什么我没遇到呢!时至今日,我自己当老师,我时常会告诫自己,千万别在课堂上随便骂学生、挖苦学生。
吴非老师说,学生在课堂上能记住的,往往未必是教科书上的知识,学科知识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特别是在当今。他容易记住的,常常是教师的言行特征。教师在办公室内的言行,往往也会传到学生那里。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学生的观察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谨言慎行,以身作则。
二.不急功近利
读完“教师的目光”这一节,反思中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平时的教学中能不能少一点功利意识呢?目光能不能看得稍微远一些呢?基础教育阶段,特别是在现时,所有的实践和探索都是有意义的,无所谓成功与失败,因为我们的努力,为学生多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的前行路上多了一抹亮色,无论经验还是教训,都是留给后来人的财富,他们经历的一切,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具有独一无二的意义和价值。小学阶段的孩子,都是一张张洁白无瑕的纸,教师要为他们的童年勾勒出美丽的梦,让儿童心里多装一些美好的东西,善良和友爱,诗和梦,这是童年的底子,未来或许有诸多不如意,但心里装满童年的梦,即使阴霾漫天,他心里总有一片蓝天白云。如果教师课堂教学过于“现实”,灌进了很多伸手可及的“实惠”,“教室”和“集市”就没什么区别,那些梦想、思考的种子也就无处安放了。
三.关注重视学生的期待
“学生对课堂的期待”这一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什么样的课最吸引学生。学生们都喜欢有意思的课,喜欢能让他们提起兴趣的课,课堂上应当有沉思,也可以有笑声,教师不要总是古板生硬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用语言的幽默感,课程的趣味性来打动学生,因为这是“教学”,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活动,如果你无视学生的期待,那你很可能在“自讲”,有些教师,只需缓缓地在讲台边站定,学生便肃然起敬,那样的老师,思虑深邃,有意志力,像精神标杆,只要他们在教室里,所有的太阳都会苏醒。作为一名新教师,我知道自己和这种境界还相去甚远,但我会慢慢地修炼自己。
四.规范作业要求
我的课知识相对简单,作业量少,很多时候对学生的作业要求没有特别严格、规范。此次阅读,看到吴非老师在书中说到:既是“作业”,不管文科理科,都得讲格式规范。规范是为培养良好习惯,规范是学习活动的基本保障,规范不是对人的思维的限制,不会扼杀人的创造性。”对于小学生来讲,作业规范尤其重要,要在第一次作业前,告诉学生格式,强调、演示一下,效果会比较好。学生交来的作业不规范,格式乱,要及时指导学生订正。因为一次不管,学生就会养成随意的习惯。如果从小养成不良习惯以后会很难纠正。作业规范是习惯的培养,是态度的培养。正如吴非老师所说:“这种规范将影响一生。”自我反思后,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严格规范学生的作业格式。
五.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人有独立意志和思考能力,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成为现代公民。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意味着很难具有完整人格。”“我们的课堂上,缺少思想之光,功利主义的应试教育培养了不思考、没有创造精神的一代,其危害可能要持续很多年。”吴非老师在书中用很多篇幅上强调一个学生、一个人拥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性。时下,人们对金钱、权力的不免过度崇拜,这似乎成了社会的主流价值观。部分金钱与权力的拥有者成为践踏他人尊严与破坏社会制度的帮凶。目睹着社会的种种弊病,难道还要让我们的下一代去适应这样的社会吗?学生们将来会处于社会各阶层、触及各个领域,他们会成为社会的主人,我希望未来的权力拥有者能够成为美好世界的缔造者,而非腐蚀社会的蛀虫或助纣为虐的奴才;我更希望在社会中占很大比例的普通人,能够坚持自己做人的准则,或许他们改造社会的能力不够大,但至少要做一个不为恶的人,这其实也是在推动社会的进步,且每个人都会受益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