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学生 爱在家访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7-01-15 点击数:
作者:翁夏丽
如何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构建起和谐沟通的桥梁?如何走进学生家里感受学生的真实生活?如何与家长学生进行有效的爱与心灵的碰撞与交汇?毫无疑问,那就是家访。家访,让老师与家长心连心,相互理解。家访,让老师了解了学生成长的大环境和小秘密。家访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它,无可替代。
这个冬天,我与班主任同其他科任一起,在凛冽的寒风中进行家访。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郑文仪。郑文仪是个不善于表达的女孩子,看得出来她非常努力,课堂积极听课,但有时成绩总是不如人意。去到她家我才知道,原来她的家庭是比较艰难的。郑文仪的父亲常年不在家,全家的生计都落在她妈妈身上,每天奔波于看店、送货。家里有4个小孩,她妈妈有心想管他们的学习却无力照看。所以几个孩子的表达能力都比较差,交流能力也不强。孩子的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智力开发也不是很够。我们几个科任异口同声地表示,郑文仪是个非常努力积极的孩子,就是家庭教育不到位,没有把她的潜能给激发出来。其实我本来打算跟她妈妈说孩子在学校太内向,不爱说话,要好好沟通交流的,但看她家庭的状况,她的此种性格的形成也就不难理解了。我想我只有让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她,鼓励她,让她能够在学校比较积极、自信地面对每一天。
之后我们还去了“问题学生”陈鹏超家,陈鹏超是一个有明显多动症的孩子,课堂中无时不刻手都是很忙碌的,咬咬笔,动动书,完全静不下来。就是这样一个孩子,我们去到他家,他展现出了课堂中截然不同的一面。非常有礼貌,大声跟老师打招呼,给老师搬椅子。交流中,她爸爸妈妈流露出了对孩子殷切的希望,希望孩子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读书人。即使二人工作已是非常忙碌辛苦,还是尽量挤出时间指导孩子学习。特别是孩子妈妈,可道是呕心沥血,可是孩子的表现却不尽人意。这不禁让我们几个科任老师很唏嘘。每个孩子都是有闪光点的,这次家访,让我知道了陈鹏超待人接物非常有礼貌的一面,其实,所谓的“问题学生”并不是真的有问题,只是某个方面需要加强,需要我们家长老师多费心思,用爱去温暖感化教育他们。
这为期几个星期的家访还发生了不少故事。我们走进每个学生的家庭,具体了解他们家庭所提供的教育环境,然后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无疑是十分必要的。这次家访,我深深地体会到,家访是我们基层教育工作者不可或缺的金钥匙啊!走进学生家庭,走进学生心灵,打开教师、学生、家长间的千千结,架起的是学校沟通的“希望桥”。情系学生,爱在家访,虽然累,但我们会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