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暑期培训心得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钟文辉)
作者:肖梅兰 时间:2016-10-12 点击数:
今年暑假的7月15日,我怀着感激与渴求新知的心情来到了西安,我们是来参加全国中小学“促名师成长”高级研修班的培训。非常感激学校能给予我们年轻教师这么宝贵的学习机会。而且我才工作两年,各方面的经验与知识都非常不足,所以我渴望能从此次培训中得到极丰富的收获。
在这四天的培训中,听了各具特色的前沿讲座,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讲座,是陕西省西安中学郭富斌老师的《让教师教出价值底气和尊严》。
教室里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民。在杰出的教师身上,我们既能看到一个国家的传统,也能看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正如陶行知说的“在教师手里掌握着幼年人的命运,也就掌握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体现了教师对于个人,对于民族,对于国家的重要性。通过郭老师的讲座,我领悟到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一、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教师这个职业存在这样一个现状:工作任务重,精神压力大,经济收入低,成功体验弱,和自我实现难。由于存在这种现状,许多教师没有幸福感。他们把每天的上课变成了单调乏味的职业义务和似乎是毫无新意的重复劳动。而这种心态必定会通过课堂影响到学生,一个消极,没有追求的教师,很难教出热爱课堂、热爱学习的学生。
所以要教出好学生,教师自身必须学会化压力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保持乐观积极的情怀。青年教师几乎都是满工作量,甚至是超负荷运转,还要应付名目繁多的检查、评比、验收、考核,以及上公开课。与其“喊冤叫屈”、“应付交差”,不如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比如上公开课,青年教师若能把它当做是领导、同事给自己一个施展才华、表现自我的良好契机,是磨练教学基本功的不可多得的实践平台,那么,便能在兴奋愉悦的情感驱动下,去释放自己的全部智慧与潜能,专心致志地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揣摩学法。即使最后呈现的公开课不是很理想,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也不至于有太多的遗憾,因为毕竟做了可贵的尝试,得到了锻炼。再比如学校对于每次考试成绩都要进行比较,教师会产生很强的排斥心理。其实也没必要压力那么大,差别是比如存在的,只要自己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如果自己所教班级成绩较差,那可以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反思的机会,为什么会有差距,是自己在前一个阶段的教学中哪项工作没有做好,在下一个阶段的教学中需要进行改进。
不管做任何事情,只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每项工作就会显得特别有意义。
二、努力做一个智慧的实践者
教学是一个充满不确定因素的复杂过程,不同的时空,各异的师生,使教学呈现千差万别的面貌。教学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师必须通过对具体的教学情境和教学事件的关注和反思,将感性、表面化的经验提升,使其内化为教师的实践能力。郭老师认为首先要学会研究教育史,“如果你不能仰望过往的大师,只是依照无厘头的反思,结果只能是闭门造车,可能一事无成”。 其次是阅读,郭老师认为教学的过程就是与学生分享自己阅读体验的过程。阅读到达哪里教学就到达哪里,阅读的边界就是教学的边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接着是做好反思工作:记录一些名言警句;记重要的教育理念;记下让你感动的故事;记下让你思考的故事记录成功的事例;记下失败的事例;记下与学生的交流;记录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最后是写作,郭老师认为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加速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写则废!坚持写教育随笔(教育日记),就一定能找教育的天机。专业写作是教师成长发展的高速公路,能够有效地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
三、追求创造性的教育
郭老师提到教师的使命,第—层次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的,成为—个有知识的人。第二层次是应该使受教育者知道世界为什么是这样的,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第三层次是应该让受教育者知道怎样使世界更美好.成为勇于探索、创造的人。要做到第三层次,教师必须要追求创造性的教育。
教师的创造性教育应该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课前主要表现为备课的再创造,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有效地创造性的使用。教师在全面把握和确定教材重、难点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可作适当的调整、补充、删减与整合。同时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与习惯教会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课中主要表现为教学方法的创造,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重难点,不断变换教学方法。核心思想就是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熟练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课后的创造性教育则主要体现在作业的设计,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
短短的几天的培训学习,令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刚工作两年年的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忘且受益匪浅的学习经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了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而要更好地完成育人工作,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养成力图创新,锐意进取的性格,敢于冲破阻挡改革创新的规则,突破思维定式的困扰,养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