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即墨二十八中学习有感(林文清)

作者:系统管理员 时间:2017-04-01 点击数:

林文清

此次赴即墨二十八中参观学习历时三天。在这三天中,我们通过听报告对其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有了理论上全面的认识;同时我们也通过深入课堂听课,实地感受和谐互助师友结对学习模式的教学操作;另外,我们还参观了校园观看了升旗仪式和为雷锋同志戴红领巾的活动,感受了该校的校园文化。通过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活动安排,使我们对即墨二十八中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在学校大门口下车后的第一印象是这个学校有着海滨城市所具有的干净和整洁。学校大门口没有任何小摊小贩向学生兜售食物或者是文具,这样就给学生打造了一个纯粹的学习空间,免受外界纷扰。我们不禁感叹,成就一所名校是需要社会各方面的管理相配套的。走近校门,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本来在路上分散的学生,在进入学校大门的时候都自觉地排成了小队,安静有序地进校,这说明学校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考虑得面面到位,处处训练有素。穿行在学校的走廊中,两栋教学楼之间的自行车醒目地映入眼帘。自行车虽然数量庞大,但是每一行都排列的整整齐齐,而且用小绳子串起来。由于二十八中现有走读生五千多名,所以自行车数量多,这样放学时学生的疏散秩序难以控制,容易发生拥堵混乱。但是二十八中放学时,步行的学生先行离校,骑自行车的最后走,这样既保证了其快速有序地疏散又保证了学生出校的安全。二十八中的校园处处都体现了二十八的概念,四区六楼十八苑,连学校广场的数目都是二十棵。二十八中不仅做到了教育理念的独树一帜,连校园文化都做到了独具特色。学校大门正中央树立着雷锋塑像,学校的灵魂是雷锋精神。因为学校提倡的和谐互助,需要以学生乐于助人的精神为支撑的,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室友合作和谐互助。每周二学校都会组织为雷锋同志戴红领巾的活动,学校还组织了各种学习雷锋活动,把雷锋精神深入到学生心中。这样学校通过对校园生活各个细节的科学管理,使所有的力量都凝聚起来为和谐互助高效课堂模式服务。

在即墨二十八中的课堂上,只有规则,没有纪律,因为纪律是由教师制定的,是约束性的,是为教师的“教”服务的,而规则是由师生共同讨论生成的。

规则之一是自主学习。

“对学”的基础是独学,没有充分的独学,“对学”就可能沦为一种形式。因此,在“学习问题单上”,他们强化了自学指导意见的提示。

规则之二是倾听。

倾听是一种最基本的素质,也是互动交流的基础。“和谐互助”高效课堂的规则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倾听,认真聆听别人的讲解,善于捕捉有价值的信息。在倾听的基础上,还要敢于插话质疑、补充,同时要学会换位思考,不急于作无谓的争吵,要设法拿出事实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规则之三是“师友”之间捆绑发展。

当教师抛出问题后,必须是“师友”二人都举手才有机会回答问题,展示的是“我们”的成果,而非个人的见解,“我们永远大于我”,避免课堂成了“师傅”的一言堂。这就要求“师傅”必须教会“学友”,这种“连带”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师友”之间的交流,调动了“师傅”帮扶“学友”的积极性。

规则之四是不懂就问。

经过独立思考还不会的问题,要及时向“师傅”请教,只要能从别人的回答中捕捉到“智慧的火花”,就达到了提问的目的。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质的飞跃,要想实现这一飞跃,多问、勤问是必要的途径。

规则之五是不包办代替。

在小组成员和睦相处之后,可能会出现这样一种怪现象:一部分优秀的“师傅”为了赶进度或急于求成,会一手包办“学友”的学习,这无异于剥夺了弱势学生的学习权利。因此在课堂上,倡导学生全过程吃“自助餐”。如设计的训练题分为必做题、选做题和思考题,三种题型难度逐步升级,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求,让好学生“吃得饱”,一般学生“吃得了”,让课堂成为“培优补弱”的沃土,成为因材施教的主阵地,最终使整个课堂达到水涨船高的境界。

规则之六是限制性发言。

在鼓励“学友”发言展示的同时,限制“师傅”的发言次数和时间,避免“师傅”的话语霸权,从而提高“师傅”的发言质量和增加“学友”的发言机会。

规则之七是保证有效讨论。

避免剥夺别人思考权利的行为,不能刚提出问题就让学生讨论,这样学生缺少思考的时间;另外避免学生讨论交流的深度不够,思维刚进入状态,就被教师强行打断,以至于思维过程成了“半拉子工程”,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

我希望通过认识和措施,我们能够吸取精华,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找出适合我校发展的高效课堂模式。

版权所属©:深圳市平湖实验学校  粤ICP备17157929号-1  安全举报电话:0755-89236205  安全举报邮箱:phsyxx@longg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