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健康班级文化促进学生生命状态提升(林丹)

作者:肖梅兰 时间:2016-09-07 点击数:

作为一个年轻的班主任,能够有机会参加此次《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高级研修班——“唤醒心灵的艺术”实践拓展专场》觉得非常荣幸,作为年轻的我们,能够聆听各位教育专家的教诲也是我们的幸运。

此次学习,让我更新了自己的理念,也学到了一些在班级管理中的具体方法指导。但是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关于何洁教授的班主任应该创建“健康的班级文化”。

班集体是学校根据教育和管理的需要而组织起来的基层集体,是学生置身其间学习和生活的环境。而班集体建设的最高境界是形成健康班级文化,使学生在健康班级文化中润物细无声地成长。我们也熟悉,在学校,影响学生发展的关键领域有教学和教育,教学主要是课堂,教育更主要就是班主任和班级生活的影响。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第一场报告的张红教授也给我们明确指出了班级建设的四个层次:第一层,维持班级生活秩序(有序);第二层,形成好的集体学习氛围(有支持);第三层,是班级产生凝聚力(有爱);第四层,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有乐趣、有价值);第五层:关注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有意义)。

扪心自问自己所带的班级,可以说勉强达到了班级建设的第二个层次,但也只是勉强,在学风建设方面我还缺乏更合适的方法。自己更多还是在作业和课堂纪律方面逐步渗透,但对于个别学生自己还是在反复之后出现不耐烦的情绪,没有真正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通过这次学习,我个人觉得要形成好的学习氛围主要还包括这几点:1、理念渗透。我们班之前是设置过班风和学风,各是四个词语,这四个词语是班主任我自己选的,但是没有让他们自己去思辨、讨论为何要选择这八个词语,所以他们确实不太懂得这些词语的真正含义,所以等开学需要找时间和他们一起探讨。2带动中间层,鼓励后进生。一般对优生来说他们都明白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所以主要是后面两个层次的学生对学风影响至关重要。个人欠缺的还是对于后进生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有时还对他们缺乏耐心,他们有些意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学生意识到了,但是却没有勇气和毅力坚持到底,部分学生甚至出现自我放弃的现象。3、教给学生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初一的大部分孩子,他们刚接触到这么多的科目,大部分人不是很清楚各个科目的学习方法。比如说数学,有些女孩子更多的只是记住了过程和答案,而没有真正弄懂其中考察的方法和知识点。所以在这个方面,特别是初二,需要让学生明白方法的重要性,也让大家尽量分享各自的学习方法。

何洁教授认为班级文化建设主要有以下六点:第一,理念树立(方向);第二教师教导(灵魂);第三,制度建设(保障);第四,营造氛围(保障);第五,创建活动(促进);第六,提供平台(踧踖)。这六大因素有机整合并均衡发展以至形成班级文化,进而影响到每个人,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思维品质、个性特长的形成,最终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

我想重点谈下对于理念树立和营造氛围这两点的理解。一个班级的理念确实是引领班级向上的关键。其实就是班级的班规、班训、口号、班歌,以及这些在行动上的落实。我们班在这方面的落实方面较差,其实早在开学初,校长也和我们说过这些至关重要,但是或许更多是流于形式,一开始确实没有意识到这些的重要性,所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确实没有落实到位。比如说在班规的实施方面,首先我们班在班规的制定上都没有说特别重视,制度建设需要精细管理、严格要求、总结反思,等到开学就需要完善补充;其次在落实方面,有些学生违反了,但有时却因为一些原因没法实施,特别是对于那些屡次违反班规的同学来说,对他们来说应该要有其他的有效的处理办法。所以在理念树立上,还需要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逐步渗透。

而营造氛围更多就是一个班级的凝聚力。一个班级的凝聚力是什么呢?宏观的来说就是有共同的价值追求、有着共同的愿景,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包容、互助共生。针对我们班的具体情况,在此方面,学生对于大型的学校活动如果班级没有拿到相应的名次,他们还是会伤心的,但是他们更多会彼此指责,而不是反思自己。反之,如果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获得相应的结果,大家却非常高兴,为自己能在这个班而自豪。所以最能提高班级的凝聚力的行为就是给他们创建一些活动的机会。除了学校的大型活动,也可以设置一些合适的班级互动,比如说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体育活动课。班会课上本学期大部分都是分小组进行,学生自己准备相应的课件和材料,但是准备了很多,在讲解的时候学生又会出现问题,更多还是宣读课件,没有多少自己的理解和解释。所以本学期的主题班会或许需要改变形式,可以适当的组织辩论赛、演讲比赛,但是这些最怕的就是流于形式,在实施的过程中一但没有实施好,就放弃,初一下尝试过让大家感受一次,但是发现学生其实还不会辩论,所以在正式开始前,还要让学生先观看并学习如何辩论。

最后,还想分享关于总结反思的重要性。总结是对每次活动、考试、努力的回顾与沉淀,也是在做完一件事情之后的理性思考,可以培养学生的提炼总结能力。在四班,每次考完试、开展活动之后,我都会让学生自己写总结、反思。成功如何?失败又如何?为什么会成功?成功了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为什么会失败?其中有什么经验教训可以吸取?在四班,都是让学生自己写,但是没有给组内交流各自的感受,更多的是班主任在看,看完之后却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所以这一点也是我需要改进的。另外,作为班主任还需要教会他们如何总结。何洁老师提到,对于大型活动总结,至少要包括这三部分:过程、原理、感受。对于原理,就是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与活动相关的基础知识。对于总结,在意识到重要性后,还需要在具体的落实方面实践到底。

引用何洁老师的一句话:教育,不在于培养顶尖人才,而在于让每个人都接受教育的人都成为一个积极、稳定的社会因素,保证社会安定、和谐的发展。作为一个年轻班主任,我需要学习的还非常多。我也希望用自己的生命状态影响学生的生命状态,但是这就需要班主任做好示范!

版权所属©:深圳市平湖实验学校  粤ICP备17157929号-1  安全举报电话:0755-89236205  安全举报邮箱:phsyxx@longg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