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有感(黄蓉)

作者:肖梅兰 时间:2016-10-12 点击数:

尽管暑假的生活丰富多彩,然而安静下来时,读一读吴非先生的这本《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仿佛课堂的一幕幕又出现在了眼前,让人不得不一边读一边反思。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个朴实的案例,这只是一位一线教师的教育随笔,不是那么宏观、霸气,不是那么高瞻远瞩。有些甚至是大多数教师觉得熟视无睹、不屑一顾的小事,吴非却从小事中看到了教育的长远影响,他就是这样沿着教育生涯中的每一条小径,努力去寻找教育深处的风景。

从这本书中,我读出了吴非的几条重要的思想:课堂,与未来有关——教育,要为学生的一生负责,为社会、为国家的未来负责,而不是为应试、为升学负责。书中《引导学生关注未知的世界》一文,讲到了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然而不少学生学习状态不佳主要在于缺乏学习兴趣,但兴趣可以通过教学激发,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关注未知的世界。”“脱离时间脱离生活,学习将是枯燥的。”“兴趣的培养需要有安宁的氛围,一名疲于应付考试、测验的学生很难对外部事物有积极的兴趣。”反思我们的英语教学,很多时候,教师也是迫于无耐拖着一群“病怏怏的孩子”跟另一群“病怏怏的孩子”在赛跑。每次考试过后,来评价谁谁又领先了多少,优秀率有多少等等。一门语言的学习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学生和老师在这种竞争下失去了自我。这群“病怏怏的孩子”其实一开始并没有生病,他们对英语是渴望的,喜欢的,也特别喜欢用英语模仿、表演。然而,英语考试并不考这些,而是考语法,考阅读,考写作。这就像要擅长跳跃的袋鼠非得四只脚着地和猎豹参加跑步比赛一样。所以,虽然很多孩子在小学阶段英语课上还很活跃,到了初中就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学习英语,才刚刚了解了一点语法和语音知识,又被赶着去阅读大量的文章,写长篇的作文。他们对英语的兴趣就是这样一点点被磨灭的。真的希望官方对学生英语的评价不是笔头的测验,而是实实在在的在语言环境中的运用。试想,一个5岁左右的孩子基本能达到跟成人一样的汉语交流水平,而他并没有学汉语语法,做大量的阅读理解呀。英语教学也要更多的侧重英语的实用性,日常交流常用语,以及新的表达和用法,都要教给学生。课本也只能是一个参考,不能局限于课本。相比之下,一则英语新闻,一个热门话题的英语讨论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书中《教师的价值观必然影响学生》一文中指出教师要有正确地价值观,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许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或一个行为就会让学生对这位老师重新审视,甚至会威胁到其职业尊严。教过我的老师有很多很多,有印象的老师一定是对我有很大启发和指引作用的老师。记得曾经有一位语文老师,她口才很好,讲课水平很高。开学第一课《雨中登泰山》,她从作者介绍到作品的分析讲得出神入化,仿佛我就跟作者游了一次泰山。当时,我就对这位老师肃然起敬,很佩服她。可是,临近毕业考试时,她突然找我,请我帮她的一个亲戚去代考成人高考。当时我没有答应她。后来想着就后怕,我也是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代考的后果她并不会帮我承担,而且这种弄虚作假的行为让我对她的评价跌入谷底。还有一次是我自己的课堂设计,当时我刚走上讲台不久。在设计一节公开课时,讲到比较级时,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我选用了巩汉林和沈殿霞的照片作对比。当时我的指导老师就非常不满,说我们要懂得尊重别人。多亏了老师的及时提醒,如果这样的内容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们会怎样看我,他们又怎么会尊重他人了?吴菲的书中也提到,课堂上涉及价值观的错误、不负责的言论都将产生恶果,而且将出现在未来。所以,我作为一个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书中能引起共鸣、引起反思的文章还有很多。阅读使人思考,让人成长,教师应该与书为伴,与教育专家为友,在教育路上越走越自信。

版权所属©:深圳市平湖实验学校  粤ICP备17157929号-1  安全举报电话:0755-89236205  安全举报邮箱:phsyxx@longgang.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