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雾

作者:罗雯婷 时间:2018-03-14 点击数: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立足三尺讲台的根本不应仅仅局限于教材,不向外伸展、联系生活的教学俨然使孩子的所学笼盖在迷蒙的雾中,看得见却摸不着。在这次曹爱卫老师的《雾在哪里》一课给予了我很大触动,感悟良多。

一、识字教学

识字认字始终是低学段首要的教学目标之一,这将奠定孩子的各科学习的基础,结合现二年级学生的学情,多采用形象思维去吸收、巩固知识,因此枯燥乏味的生字教学已不再适用了。在本课中,曹老师先是让学生谈谈“你眼中的雾是怎样的”,由生活经验入手,拉近学生与生字的距离,削弱学生的畏难心理,同时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已积累的识字方法——根据字形特点进行识记。

这种形式在日常教学可以得到广泛的使用,既让学生学有所用、学以致用,又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中华源远流长的汉字构字规律,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从字义入手,结合生活实际加深理解。

二、从文本中来,到文本中去

本课围绕着“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展开,“淘气”和“调皮”作为雾的特点贯穿着整一篇文章,因此不适宜脱离文本独立解析。曹老师选择了文本的四句话:

我要把大海藏起了。

现在我要把天空连同太阳一起藏起来。

现在我要把海岸藏起来。

我要把自己藏起来。

引导学生有感情、正确的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自己去感悟、自己去体会。在朗读中,一个可爱顽皮的孩子形象呼之欲出,这也是老师对文本的解读带动着学生去体会文中的感情表达。

三、拓展延伸,与生活紧密结合

人们常说:生活是学习的延续和拓展。本课提供了大海、岸边、城市等场景,而曹老师巧妙的用了“雾这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还会来到什么地方,把谁藏起来,景色又会是什么样的”的问题,将孩子带入课文情境中,同时引导学生调动生活已有经验,试着用课文描写的方式通过丰富、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和语言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换了一种形式让学生链接生活经验,迁移运用句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平时一提写作就“头疼”的孩子们,此时都争着抢着扮演“雾这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轻松的将“雾”这一生活常见现象联系起来,同时也在无形中向学生渗透留心观察生活事物的理念,因此,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一举两得。

这一节课的效用远超过课堂所呈现的知识点,于学生是学习方法的渗透,于听课的教师,更多的是教学方法的感悟,就像展现在眼前的雾悄然散去,诠释着教育润物细无声的至理。因此,感悟即感雾。

版权所属©:深圳市平湖实验学校  粤ICP备17157929号-1  安全举报电话:0755-89236205  安全举报邮箱:phsyxx@longgang.gov.cn